一雨暑欲退,四山秋有声
出处:《过西崙庄一宿》
宋 · 王炎
南首巴陵道,篮舆小作程。
欲随王事去,颇恋佛庐清。
一雨暑欲退,四山秋有声。
流年欺鬓发,摇落又关情。
欲随王事去,颇恋佛庐清。
一雨暑欲退,四山秋有声。
流年欺鬓发,摇落又关情。
注释
南首:向南。巴陵道:通往巴陵的道路。
篮舆:竹编的小车。
小作程:短暂的旅程。
王事:公务。
佛庐:佛寺。
清:清净。
一雨:一场雨。
暑欲退:暑气将要消退。
四山:四周的山峦。
流年:时光。
鬓发:鬓角的头发。
摇落:凋零。
关情:触动情感。
翻译
向南的道路通向巴陵,我乘坐篮舆暂作行程。即将跟随公务离开,却十分留恋佛寺的宁静。
一场雨让暑气消退,四周的山峦秋意渐浓。
时光匆匆流逝,白发欺人,落叶的凋零触动了情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恬静的山居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寂寞中带有几分悠然自得的情怀。
"南首巴陵道,篮舆小作程。" 这两句是说诗人正在南边的小路上缓慢前行,这里的“篮舆”指的是一种简易的车辆,用来形容旅途中的艰难与简单。这里通过对道路和交通工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旅行时的情景。
"欲随王事去,颇恋佛庐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有“欲随王事去”的责任感或使命感,另一方面又对佛庐的清净环境产生了依恋之情。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挣扎。
"一雨暑欲退,四山秋有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细雨过后的景象,暑气退去,秋意渐浓,四周山峦间传来阵阵清新之声。这是对自然界中季节更迭与生机勃发的写实。
"流年欺鬓发,摇落又关情。"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头发斑白这一事实的感慨,以及面对岁月变迁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不仅是对个人的生命历程的反思,也是在感叹生命无常与自然界中万物更新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时间流逝深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