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全文

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

出处:《云溪竹园翁
唐 · 鲍溶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
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
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
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
风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
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
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
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
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

拼音版原文

lánglángyúncuìzhúyúnshēng
quánjiànshēnsǒngsǒngchéng

chǔyúnlǎoshìjiānxìngmíng
yīnqiāndàishuāngniúgēng

luànlínliúcùnjīngqīng
fēngnuǎndòuchūyǎngniánjīng

yōushìjiébáimáoluózhòngqīng
zhàoshuǐhándàndàngduìshān绿zhēngróng

cāngsōnghánmàoqiūguìyǎnbáiyīng
xiāngkànshòutiānfēngshēnjiáshēng

注释

硠硠:形容声音嘈杂。
翠竹:青翠的竹子。
古泉:古老的泉水。
楚客:指楚地的隐士。
千亩业:大片的土地产业。
乱林:杂乱的树林。
风煖:温暖的风。
白茅:白色茅草。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
苍松:古老的松树。
戛击声:敲击的声音。

翻译

硠硠的云溪中,翠竹与云共生。
古老的泉水深深积聚在涧底,峻峭如雕刻而成。
楚地的隐士老去,世间无人知晓他的名字。
因此他拥有千亩产业,用来代替双牛耕耘。
纷乱的树林不能久留,每一寸草茎都无比珍贵。
温暖的风吹过,新芽破土而出,与旧年茎叶齐平。
幽静的室内铺着洁白的茅草,密叶间洒落清风。
水光映照,寒冷而宁静,山色青翠,峰峦峥嵘。
苍翠的松树保持着古老的风貌,秋桂盛开洁白的花朵。
它们相互守望,承受着天风,夜晚传来阵阵敲击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林之中的老者,他的生活与自然密不可分。诗中通过对云、溪、竹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融入其中的情怀。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一句,以"硠硠"形容云的连绵不断,"翠竹"则是绿意盎然,与云共生的景象,把读者带入了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通过对古老泉水和溪流深邃以及石头坚硬如同雕刻般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诗中的主人公是位隐居的楚地游子,他"卧云"而眠,没有世间的名姓,体现了他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接着"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则表明他虽隐居,但仍有自己的田园生活,不依赖外力。

后面的"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告诫我们对待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即便是小草也不应轻视。随后的"风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温暖的风吹拂大地,促使农作物生长,与往年的景象相呼应。

诗中还通过"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等句子,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欣赏,以及他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至于"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则是对水面和山峦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最后几句"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更是把这种意境推到了高峰,通过对苍老松树和飘香桂花的描写,以及对接受天风和聆听夜晚松涛之声的表达,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怀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构筑了一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隐逸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