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不闻凤鸣,双耳聋已久
出处:《送陈公晦》
宋 · 邹浩
寂不闻凤鸣,双耳聋已久。
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
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
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
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
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鉴赏
这首诗《送陈公晦》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与祝福。诗中以“寂不闻凤鸣”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友人离开后的孤独与寂静。接着,“双耳聋已久”一句,似乎在暗喻友人长久以来的倾听与理解,如今却因离别而显得格外寂寥。
“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 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丹山子”这一典故,象征着友人的到来如同丹山之鸟,给原本沉寂的生活带来了惊喜和震动。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个人情感上,也寓意着生活格局的突然改变。
“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 这里通过“旧听”与“还”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回归的期待与喜悦,仿佛喜气冲天,连牛斗星宿都为之感动。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离去后内心空虚的填补。
最后,“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以“箫韶”象征美好的事物或音乐,这里可能寓指友人即将踏上旅程,如同九成之乐,虽未完成但已足够美好。同时,将友人比作“飞勿众禽后”,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隐含了对友人独特个性和卓越能力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