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试问边头花柳,不忘梦处江湖全文

试问边头花柳,不忘梦处江湖

宋 · 吴则礼
试问边头花柳,不忘梦处江湖
横槊要寻塞雁,磨刀仍脍河鱼。

注释

边头:边境地区。
花柳:代指繁华或美女,此处可能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
梦处江湖:梦想中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槊: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类似长矛。
塞雁:边塞的大雁,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脍:切细肉片,此处指烹鱼。
河鱼:河边的鱼,可能是日常饮食的象征。

翻译

请问那边境的花柳之地,是否还记得我曾经的梦想是在江湖中游荡。
握着长矛想要追逐边塞的大雁,磨快刀子准备切细河里的鲜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呈希道兼寄不伐(其二)》。从这短短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沉情感。

“试问边头花柳,不忘梦处江湖。”这里,“边头花柳”指的是边疆的春意,可能是沙棘之类耐寒的小树或灌木。诗人通过这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记忆和思念,即便身在边塞,也不忘记内心深处那片“江湖”。这里的“江湖”通常指代水乡泽国,或者更广义地讲,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梦境往往是情感最真实的流露,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家园的无限思念。

“横槊要寻塞雁,磨刀仍脍河鱼。”这两句则描绘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独特。诗人手持武器(“横槊”)想要捕捉飞过边塞的大雁,而“磨刀仍脍河鱼”则是说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诗人也不忘记品尝生活中的美好,比如用磨利的刀具宰杀并享用河里的鲜鱼。

整首诗通过对比边塞与内地的景象和生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边疆生活的适应与欣赏,又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国防与个人情怀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