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出处:《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二》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丞相催人急放舟,舟中儿女泪交流。
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注释
丞相:指朝廷的重要官员,这里可能是指命令下达者。急:紧迫,催促得很急。
放舟:乘船出发。
儿女:泛指船上的年轻人和小孩。
泪交流:眼泪止不住地流。
淮南:古地区名,这里指长江下游的淮南地区。
渐远:越来越远。
波声小:江水的声音逐渐变小。
犹见:还能看到。
扬州望火楼:扬州城中的望火楼,古代用于报警的高塔。
翻译
丞相催促得很急,催促我们赶快上船船上的男女孩子都哭成一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动荡、百姓离乱的画面。丞相在这里代表着政府的权威,催促人们迅速上船逃难,显示出一种迫切和紧急的情势。舟中儿女泪交流,则透露出民间的悲苦与无奈,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
淮南渐远波声小,表明随着距离的拉开,那淮河两岸的战乱之声也逐渐变小,但这种平静是相对的,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对于战争的恐惧和对于故土的留恋。"犹见扬州望火楼"一句,通过望见远处的火楼(可能是烽火台),增添了一种遥远的忧虑和对战乱未息的预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通过对比手法,将急迫的逃离与渐行渐远的战争声响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乱时代下民众苦难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故乡的眷恋和对于动荡时世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