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隔别,生流离,百鸟闻之为嗟嗞
出处:《桓山鸟》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桓山鸟,鸣声一何悲。
严父戒二子,分财无嫡支。
父死未葬命一遗,两枝荆华摧一枝。
呜呼桓山鸟,鸣声实堪悲。
死隔别,生流离,百鸟闻之为嗟嗞。
严父戒二子,分财无嫡支。
父死未葬命一遗,两枝荆华摧一枝。
呜呼桓山鸟,鸣声实堪悲。
死隔别,生流离,百鸟闻之为嗟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在桓山哀鸣的鸟,其悲凄的鸣叫引人深思。诗人杨维桢通过桓山鸟的故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嫡庶之争导致家庭分裂的感慨。诗中的“严父戒二子,分财无嫡支”揭示了家族矛盾,父亲去世后,两个儿子因财产分配不公而产生冲突,其中一枝(可能象征一子)受到打击,使得鸟儿的鸣叫声更加悲切。诗人以“死隔别,生流离”形容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连百鸟也为之哀叹。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借物抒怀,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对亲情和公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