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心屡自危,远意凭飞鸟
孤心屡自危,远意凭飞鸟。
霄音甫一闻,窗日来初皎。
岂惟列岫昭,亦令幽岩皦。
物象起空庭,分晖及静窈。
偶因诵读馀,倚照观清晓。
不畏简编烦,独羞丹汗少。
良由时世殊,亦值贞元扰。
骚歌不足言,诗易同忧悄。
置书忘食事,感叹何时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夜晚仰望星空,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首句“相望在云中,流光依汉表”描绘了诗人与星辰相对,星光在银河边闪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孤心屡自危,远意凭飞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借飞鸟寄托远方的思念,暗示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霄音甫一闻,窗日来初皎”描述了诗人听到远处微弱的声音,而窗外的阳光开始明亮起来,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接着,“岂惟列岫昭,亦令幽岩皦”进一步强调了光明的力量,不仅照亮了山峰,也使幽暗的岩石变得清晰可见,寓意着真理与正义的光芒能够穿透黑暗。
“物象起空庭,分晖及静窈”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庭院中,万物在阳光下显现其真容,光线也照亮了静谧的角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在平静的追求。“偶因诵读馀,倚照观清晓”则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和观察,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清晨的宁静。
“不畏简编烦,独羞丹汗少”表达了诗人面对书籍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即使汗流浃背也不感到羞愧,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与热情。“良由时世殊,亦值贞元扰”指出诗人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各种困扰与挑战,但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
最后,“骚歌不足言,诗易同忧悄”借用屈原《离骚》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认为诗歌不足以完全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感慨,暗示了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复杂心境。“置书忘食事,感叹何时了”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沉浸在思考与创作中的状态,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不断探索与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时代变迁和个人追求的深切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