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出处:《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
明 · 陈琏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名为《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诗中描绘了苏东坡所绘竹子的精湛技艺,以及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动形象。
首句“坡仙写竹称第一”,直接赞美了苏东坡在竹子绘画上的卓越成就。接着,“往往人间见真迹”则表明苏东坡的竹画作品在世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金钗折股锥画沙”运用比喻手法,形容苏东坡绘画技巧的精细与高超,如同用金钗折断竹枝,再以锥子在沙上刻画,形象地展示了其技艺的精湛。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描述了这幅竹画的布局与色彩处理,通过“露叶云梢”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竹子在光影变化中的美感。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进一步渲染了观赏这幅画时的氛围,仿佛在宁静的白天,高堂之上飘散着清香,让人仿佛感受到秋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自己乘船渡江,行遍潇湘五千里,经过黄陵庙和九疑山的旅程,以及在苍梧山上看到的绿竹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竹子生命力的赞美。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借助竹子的生长,邀请凤凰降临的美好愿望,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表达了诗人离别后时光流逝的感慨,每当回忆起过去的旅行,心中总会涌起深深的感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则是诗人今日在异乡再次见到这幅竹画的感受,面对画中亭亭玉立、霜雪覆盖的竹子,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苏东坡竹画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经历的穿插,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