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多应见康乐,曾重远公名全文

多应见康乐,曾重远公名

宋 · 梅尧臣
谢傅青山路,春来蔓草生。
樵苏犹不入,瓶锡莫能行。
朝上野船去,宿逢溪雨鸣。
多应见康乐,曾重远公名

拼音版原文

xièqīngshānchūnláimàncǎoshēng

qiáoyóupíngnéngxíng

cháoshàngchuán宿féngmíng

duōyìngjiànkāngcéngzhòngyuǎngōngmíng

注释

谢傅: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以其山水诗闻名。
青山路:青翠的山路。
蔓草:蔓延生长的野草。
樵苏:砍柴和打水。
瓶锡:僧人的锡杖,象征僧人。
莫能行:不能行走,暗示道路难行。
朝上:早晨。
野船:乡村的小船。
溪雨:山溪的雨水。
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字玄晖,以山水诗才著称。
远公:指慧远法师,东晋高僧。

翻译

在谢傅山的青石小路上,春天来临草木茂盛。
砍柴和打水的人还没回来,僧人的锡杖也无法通行。
早晨乘着小舟去野外,夜晚遇到溪流的雨声叮咚。
想必会见到像康乐那样的人物,他曾深深敬仰远公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瑞竹长老归当涂因寄徐著作》。诗中,诗人以谢傅青山为背景,描绘了春天来临,路边蔓草丛生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樵苏犹不入,瓶锡莫能行"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长老归隐生活的理解,暗示了对清静无扰生活的赞美。接着,诗人想象瑞竹长老乘小舟在早晨出发,夜晚则听到溪水潺潺伴着风雨声,这样的旅程充满了诗意。最后,诗人以康乐(晋代名士谢灵运)和远公(东晋高僧慧远)的典故,寄寓对长老品德高尚和声名远播的敬仰,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