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清白居,足怡君子怀
出处:《题勉仁学士岁寒图》
明 · 杨士奇
岁晏朔风劲,雨雪何霏霏。
原陆莽萧条,百卉具已萎。
郁郁凌云松,猗猗脩竹枝。
皎皎林间梅,鲜葩亦已披。
并秀以相依,况与瑶华宜。
潇洒清白居,足怡君子怀。
艳阳耀丹萼,赪霞映紫蕤。
当春岂不时,不及商飙摧。
谅非冱寒节,曷表贞素姿。
永托金石契,迟暮以为期。
原陆莽萧条,百卉具已萎。
郁郁凌云松,猗猗脩竹枝。
皎皎林间梅,鲜葩亦已披。
并秀以相依,况与瑶华宜。
潇洒清白居,足怡君子怀。
艳阳耀丹萼,赪霞映紫蕤。
当春岂不时,不及商飙摧。
谅非冱寒节,曷表贞素姿。
永托金石契,迟暮以为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岁末严冬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开篇“岁晏朔风劲,雨雪何霏霏”描绘了冬日的凛冽与雪花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寒冷的氛围。接着“原陆莽萧条,百卉具已萎”则点明了万物凋零的季节特征,与后文的松、竹、梅形成鲜明对比。
“郁郁凌云松,猗猗脩竹枝。皎皎林间梅,鲜葩亦已披”四句,诗人选取了松、竹、梅三种典型的冬日植物,分别以“郁郁”、“猗猗”、“皎皎”描绘其形态之美,同时“凌云”、“脩竹”、“鲜葩”则展现了它们在严冬中的生命力。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并秀以相依,况与瑶华宜。潇洒清白居,足怡君子怀”几句,诗人进一步将松、竹、梅的品质与君子的品德相联系,强调了它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象征意义。通过“并秀”、“瑶华”、“清白居”等词汇,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艳阳耀丹萼,赪霞映紫蕤。当春岂不时,不及商飙摧”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紧接着“谅非冱寒节,曷表贞素姿”则表达了对冬日植物坚韧不屈精神的敬佩。通过对比春与冬,诗人突出了冬日植物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
“永托金石契,迟暮以为期”则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冬日植物长久不变的精神品质的敬仰,并将其视为自己晚年生活的一种寄托和期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