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得志人间世,我亦长思物外游
出处:《韦尉画孙倅宝冠山图》
宋 · 许景衡
问著蜡屐到何处,直在宝冠山上头。
碧涧坐来元洒落,彩毫画得便风流。
公方得志人间世,我亦长思物外游。
一幅须寻好东绢,閒人亭畔倩韦侯。
碧涧坐来元洒落,彩毫画得便风流。
公方得志人间世,我亦长思物外游。
一幅须寻好东绢,閒人亭畔倩韦侯。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名为《韦尉画孙倅宝冠山图》。诗中描绘了韦尉所绘孙倅宝冠山图的景象与意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首句“问著蜡屐到何处”,以问句形式引出对画面的探索,仿佛读者正跟随诗人的脚步,踏入未知的山水之间。接着“直在宝冠山上头”点明了画面的核心——宝冠山,暗示着这是一幅描绘山景的作品。
“碧涧坐来元洒落,彩毫画得便风流”两句,通过“碧涧”与“彩毫”的对比,展现了山间清泉与画家笔触的生动与优雅。碧绿的山涧水静静地流淌,而画家的彩毫则赋予了这静谧之景以流动的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自然与艺术交融的美感。
“公方得志人间世,我亦长思物外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的思考。在“人间世”中,人们追求功名利禄,而在“物外游”中,则是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超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幅须寻好东绢,闲人亭畔倩韦侯”则是对韦尉画技的高度赞扬。诗人希望找到好的绢料,邀请韦尉在闲暇时为他绘制一幅同样精美的山水画,表达了对韦尉艺术才华的欣赏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韦尉画作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