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设浮航如道路,外施行马似屯营
出处:《栅塘》
宋 · 马之纯
六朝何处立都城,十里秦淮城外行。
上设浮航如道路,外施行马似屯营。
关防直可防津渡,缓急徒能御盗兵。
非是后来谋改筑,如何今日作陪京。
上设浮航如道路,外施行马似屯营。
关防直可防津渡,缓急徒能御盗兵。
非是后来谋改筑,如何今日作陪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六朝:中国古代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统称,主要在南京地区建都。秦淮:河流名,位于南京市区,历史上是繁华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浮航:古代水上交通工具,类似浮桥或船只连成的临时通道。
津渡:渡口,指河流、湖泊等水域的过河点。
陪京:指皇帝出行时的临时驻地,不是首都,但地位重要,如明朝的南京就是陪都。
翻译
六朝时的都城在哪里建立,我行走在十里秦淮城外。河上的浮桥如同道路,城外的骑兵演习像军营布置。
这些防御设施只能阻止渡口侵袭,面对紧急情况只能抵御盗贼。
如果不是后来有人计划改建,怎么会成为今天的陪都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六朝时期都城的壮丽景象和严密防守。"十里秦淮城外行"展现了都城外秦淮河畔宽阔的空间,"上设浮航如道路"则形象地表达了水路交通的便利,而"外施行马似屯营"则显示了军事上的戒备。诗人通过"关防直可防津渡"和"缓急徒能御盗兵"两句,强调了都城防守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非是后来谋改筑,如何今日作陪京。"这不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或困惑。整首诗既展示了古代都城的宏伟和防御体系,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历史发展和城市变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