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常苦雨相随,旱甚民心若倒垂
出处:《宿大泉遇雨》
宋 · 王之道
我行常苦雨相随,旱甚民心若倒垂。
坐久云容肤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
坐久云容肤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行:行走。
苦雨:连续不断的雨。
旱甚:非常干旱。
民心:百姓的心。
倒垂:形容心情极度低落。
坐久:长时间坐着。
云容肤寸合:云层密集,仿佛与地面接近。
愿:希望。
焦槁:枯黄干枯的样子。
被甘滋:接受到甘甜的滋润。
翻译
我常常行走时遭受连绵的雨水困扰,干旱严重得仿佛人心都快要崩溃。长时间坐着,乌云密布,仿佛天空与地面仅有一寸之隔,我渴望能像枯草一样接受到甘霖的滋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季节的景象,诗人王之道在《宿大泉遇雨》中表达了对久旱之后终于到来的雨水的喜悦。诗句“我行常苦雨相随,旱甚民心若倒垂”展现了诗人对于干旱之年的深切体验和同情之心。"坐久云容肤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则是对雨水降临后所带来的凉爽感受的描绘,以及对农作物能够得到滋润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抒情,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迁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农业社会对于水资源的依赖与期待。这不仅是一首写景的诗,也是对农民生活状态的一种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