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全文

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

出处:《闻失广宁志愤
明 · 林熙春
辽沈虽灰尚欲然,广宁犹自控长边。
朝廷推毂誇前代,经抚调弦可百年。
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
羽书骤至闻风遁,主辱臣忧泪若泉。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失广宁志愤(其一)》,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失守广宁事件的深切忧虑和愤慨之情。

首联“辽沈虽灰尚欲然,广宁犹自控长边”,以辽沈之战的灰烬仍燃喻指历史的教训未被遗忘,广宁之地依然牵动着边防的紧张局势。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广宁失守对国家边防的重大影响。

颔联“朝廷推毂誇前代,经抚调弦可百年”则从朝廷的角度出发,批评了当权者夸耀前代功绩,忽视当前边防形势的严重性。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妥善调兵遣将,或许可以维持百年的和平局面。

颈联“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转而从军事策略的角度进行反思。诗人指出,仅仅依靠口舌之辩不足以应对战争,真正的力量在于军队的组织与指挥。这句诗也暗含了对当时军事决策的不满。

尾联“羽书骤至闻风遁,主辱臣忧泪若泉”描绘了失守广宁后的情景,羽书(紧急军报)迅速传来,导致边防军士闻风而逃,国家尊严受损,臣子们忧心如焚,泪水如泉涌出。这一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失守事件的强烈谴责。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有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