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皤然老叟勤宵课,浑似韶年伏案时全文

皤然老叟勤宵课,浑似韶年伏案时

清末民国初 · 祝廷华
白雪调高难属和,为寻佳句夜眠迟。
寒灯渐觉床头暗,新月惊看屋角移。
十索枯肠笑余窘,三更冷语解人颐。
皤然老叟勤宵课,浑似韶年伏案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苦思佳句的情景,以赏菊为题,寓情于物,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联“白雪调高难属和,为寻佳句夜眠迟”开篇即点明主题,以“白雪”比喻高雅的诗歌,暗示自己所追求的诗歌境界之高,难以与之相匹配。同时,“夜眠迟”则表现了诗人为了寻找合适的诗句而熬夜不眠的状态,体现了其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颔联“寒灯渐觉床头暗,新月惊看屋角移”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寒灯的光线逐渐减弱,暗示时间的流逝;新月的出现与移动,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变化。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波动。

颈联“十索枯肠笑余窘,三更冷语解人颐”描绘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艰难与幽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后,诗人或许感到自己的思维如同枯竭的河流,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然而,在这种困境中,他依然能够自嘲,以轻松的态度面对创作的挑战,展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皤然老叟勤宵课,浑似韶年伏案时”将诗人比作勤奋的老学究,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坚持学习与创作,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伏案疾书的日子。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艺术的终身追求,也流露出一种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创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情投入与独特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与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