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闻指日收中贵,念及遗黎处处贫
明 · 温纯
佳节巧连华渚辰,诏传五凤听鸡人。
云霄咫尺颜应喜,玉帛趋跄意总真。
即向彤庭歌既醉,先从玉宇赋千春。
况闻指日收中贵,念及遗黎处处贫。
云霄咫尺颜应喜,玉帛趋跄意总真。
即向彤庭歌既醉,先从玉宇赋千春。
况闻指日收中贵,念及遗黎处处贫。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佳节之际,与群臣共聚五凤楼前,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皇家庆典氛围,以及对国家富强、百姓安康的深切祝愿。
首联“佳节巧连华渚辰,诏传五凤听鸡人”,巧妙地将节日与地点相融合,通过“诏传”和“听鸡人”的描述,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权威,同时也预示着庆典的庄重与盛大。
颔联“云霄咫尺颜应喜,玉帛趋跄意总真”,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皇帝与臣子的关系描绘得亲密无间,仿佛他们之间的距离近得仿佛伸手可触,这种亲密关系背后,是君臣和谐、国家稳定的政治局面。
颈联“即向彤庭歌既醉,先从玉宇赋千春”,进一步渲染了庆典的热烈气氛。皇帝在彤庭中高歌,表达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之情;臣子则在玉宇之上,以诗歌的形式献上对皇帝的祝福,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尾联“况闻指日收中贵,念及遗黎处处贫”,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一方面,他期待能够迅速解决内部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他也关注到民间疾苦,表达了对贫困百姓的同情与关怀。这种平衡了国家与民众利益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宏大的皇家庆典场面,更蕴含了对国家治理、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政治文化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