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
出处:《送王龟处士》
唐 · 姚合
送客客为谁,朱门处士稀。
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
古寺随僧饭,空林共鸟归。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
古寺随僧饭,空林共鸟归。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送客:送别。朱门:富贵人家。
处士:隐士。
稀:少见。
唯修:只有修行。
曾子:孔子弟子,以孝闻名。
老莱衣:古代老人穿的彩衣,常用来做戏装。
古寺:古老的寺庙。
僧饭:随僧人一起吃饭。
空林:寂静的树林。
共鸟归:与鸟儿一同归去。
壶中驻年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献庭闱:献给亲人或家庭。
翻译
送别的人是为了谁,富贵人家的隐士很少见。只有像曾子那样修行,不穿老莱子那样的戏装。
在古老的寺庙中随僧人一起吃饭,独自在寂静的树林中与鸟儿同归。
壶中藏有长生药,希望能烧煮后献给亲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告别的情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状态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古代士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开篇“送客客为谁,朱门处士稀”两句,设定了一个高贵而又偏僻的氛围,其中“朱门”象征着富贵之家,而“处士”则是那些选择隐居山林、不愿涉足仕途的人物。这里的客人,是值得主人如此重视的对象。
接下来的“唯修曾子行, 不著老莱衣”表明主客之间可能存在着精神上的相通或对某种理念的共同追求。“曾子行”指的是曾参的行为准则,而“不著老莱衣”则意味着拒绝世俗的诱惑和物质的纷扰,保持心灵的纯净。
“古寺随僧饭,空林共鸟归”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一同在古老庙宇中用餐,以及与自然界生命共同归宿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两句,则通过对壶中长期保存的草药及其熏制过程的描写,隐喻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悟,以及对于生活细节的精致处理。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环境和行为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