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沾润恩波阔,万古云峰翠色新
出处:《运庵普岩禅师像赞》
宋 · 梦庵在居士
松源嫡嗣,伏虎后身。
接物有验,见地不亲。
丛林沾润恩波阔,万古云峰翠色新。
接物有验,见地不亲。
丛林沾润恩波阔,万古云峰翠色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松源:指松树的源头或宗族的发源地。嫡嗣:正统继承人,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传承或权威。
伏虎:比喻具有强大的力量或威严,可以震慑他人。
接物: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
见地:内心的想法或见解。
不亲:不轻易亲近,保持一定的距离。
丛林:比喻社会或团体。
沾润:受到恩惠或滋润。
恩波:恩泽或恩惠的波及。
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翠色:青翠的颜色,形容山峰生机盎然。
新:清新,充满活力。
翻译
松源的正统后代,拥有伏虎的威能。待人接物有实际效果,但内心世界并不亲近世俗。
鉴赏
这首诗是对运庵普岩禅师的赞美,通过描绘其高洁和深远的修为,展现了禅师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诗中“松源嫡嗣,伏虎后身”表达了禅师如松般坚韧不拔,如虎般雄健威猛,且能驯服自心,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接下来的“接物有验,见地不亲”则说明禅师虽与世间万物相联系,却不为尘俗所染保持了清净之心。
第三句“丛林沾润恩波阔”中的“丛林”象征着禅师的修行之处,而“沾润恩波阔”则表达了禅师布施恩泽,普及众生,如同甘霖滋润心田。最后,“万古云峰翠色新”描绘了一幅永恒不变的壮丽景象,禅师如山中之云峰,历经沧桑而仍旧青翠欲滴,显示了其精神世界的永恒与新鲜。
梦庵在居士通过这首诗赞颂了运庵普岩禅师不仅超脱尘世,而且能以无尽的善意感化众生,并将这种精神寄寓于自然之中,以期达到万古长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