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出处:《晚春卧病寄张八》
唐 · 孟浩然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径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
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径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
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注释
南陌:南边的小路。北窗:北边的窗户。
林园:园林。
草木:草和树木。
狭径:狭窄的小路。
翠羽:绿色的鸟羽。
赪鳞:红色的鱼鳞。
江乡:江边的乡村。
衾枕:寝具和枕头。
填沟壑:死亡,指埋没。
振羽仪:施展才能,比喻实现抱负。
翻译
春天将近南边的小路,我仍病卧在北窗边。园林长久未去游览,草木长得多么繁茂。
狭窄小径被花丛遮掩,闲静庭院竹叶已被清扫干净。
绿色羽毛的鸟儿在兰苕上嬉戏,红色鱼鳞般的荷叶随风摇曳。
想起我一生的喜好,远离家乡在江乡从政。
云山阻隔了梦境,寝具枕头让我吟唱以抒发思念。
歌唱又能为何,只因心中满是对分别的遗憾。
世道上人们各自取悦,知音少,难以寻觅。
贾谊才华横溢却不得重用,安仁的头发已显白丝。
思绪总是向东流淌,时光如箭,日月交替。
常常害怕自己终将埋没,无法施展抱负。
命运的穷困与显达似乎有定数,我想在道理中寻找答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末时节因病卧床,无法外出游赏自然景致的寂寞心境。诗中通过对比健康与疾病、动与静、自然界的繁盛与个人情感的孤寂,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奈。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这两句直接揭示了主题,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却因病不能出门,卧病于室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表明诗人长时间未能外出游览,因而对自然界的繁盛感到一种无奈和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狭窄小径被花朵挡住、庭院中的竹叶被扫得干净等景象,更深化了这种感觉。"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描述的是鸟儿在花丛中嬉戏,鱼儿在荷花旁游动,这些生动的画面与诗人的病榻相对比,更显得孤独和无奈。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诗人回忆自己一向喜欢自然美景,现在却因为事务繁忙而不能亲近,这些都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当前状态的无奈。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现实中的孤独感受。在一个充满虚伪和浮华的世界中,真正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很少。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这最后几句,诗人借古代贤者贾谊和安仁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未被施展、生活无着落感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个人情感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了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