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箪瓢乐,那须璧帛迎
出处:《哭章泉二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自有箪瓢乐,那须璧帛迎。
后凋仁者寿,独往圣之清。
古不称千驷,今犹重两生。
吾衰久无泪,一恸为耆英。
后凋仁者寿,独往圣之清。
古不称千驷,今犹重两生。
吾衰久无泪,一恸为耆英。
注释
箪瓢:简陋的饮食器具。璧帛:贵重的丝绸或玉帛,象征财富。
后凋:晚景依然繁茂。
仁者:品德高尚的人。
圣之清:圣洁的隐居生活。
千驷:形容车马众多。
两生:两个人,这里指友情。
衰:衰老。
耆英:年高德劭的杰出人物。
翻译
自然有简朴生活的乐趣,何必追求贵重的礼物来迎接。品德高尚的人到最后才凋零,独自追求圣洁如同隐士。
古代并不看重大批车马,现今仍然珍视两个人的友情。
我已老去许久没有泪水,此刻痛哭只为尊敬的长者。
鉴赏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宋代所作,名为《哭章泉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诗人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和哀悼,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或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悲痛。
“自有箪瓢乐,那须璧帛迎。”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箪(guō)是古代用来装粮食的器具,瓢(píng)则是舀水的工具,这里比喻逝者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精神乐趣,不再需要世俗的奢侈与迎合。璧帛指的是贵重的玉石和丝绸,在这里意味着对逝者的尊崇。
“后凋仁者寿,独往圣之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高洁品质的赞美。后凋可能是指逝者在世时不随波逐流,而仁者寿则强调了逝者的善良和长寿,是对逝者道德修养的一种肯定。独往圣之清,则进一步形容逝者独立超脱,达到了一种圣洁的境界。
“古不称千驷,今犹重两生。” 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人重视千驷良马与现代人们对生命重视程度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珍惜。千驷是古代用来形容豪门贵族富有的一种说法,而今犹重两生则意味着即便是在现代,逝者在诗人的心中也是无比珍贵。
“吾衰久无泪,一恸为耆英。”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吾衰久无泪指的是年老的诗人已经没有了眼泪来流泄悲伤,而一恸则是突然间被悲痛所击,变得如同耆英(即老者)一般,失去了平日的坚强与镇定。这也反映出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品德和精神世界的颂扬,以及诗人个人的哀悼之情,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生命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