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已衰宁识路,寒龟未死且支床
出处:《二月一日作》
宋 · 陆游
狼藉梅花委道傍,山樱已复占年光。
檐消积雪时闻滴,衣覆残炉剩得香。
老马已衰宁识路,寒龟未死且支床。
柴荆终日无来客,赖有陶诗伴日长。
檐消积雪时闻滴,衣覆残炉剩得香。
老马已衰宁识路,寒龟未死且支床。
柴荆终日无来客,赖有陶诗伴日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狼藉:散乱、零落。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委:丢弃,落下。
山樱:一种春季开花的树,颜色鲜艳。
占年光:抢占了春天的风光。
檐:房屋的屋檐。
积雪:堆积的雪。
滴:滴落。
残炉:冷掉的火炉。
剩得香:残留的炉火余香。
老马:年老的马。
宁:岂,哪里。
识路:认路。
寒龟:寒冷中的乌龟,比喻生命力顽强的人。
且:姑且,暂时。
柴荆:简陋的房屋,代指贫穷的生活。
终日:整天。
赖:依赖,依靠。
陶诗:陶渊明的诗歌,代表田园诗风。
翻译
狼藉的梅花散落在路边,山樱又抢先占据了春光。屋檐上的积雪融化,不时滴落,旧衣盖着冷炉,余香尚存。
老马精力衰退,哪里还认得回家的路,寒龟虽然未死,暂且支撑着床榻。
简陋的小屋整天没有访客,幸好有陶渊明的诗陪伴漫长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过后的早春景象,诗人以梅花和山樱为引子,展现出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狼藉梅花委道傍"写出了梅花凋零满地的凄美画面,暗示冬去春来的过渡。"山樱已复占年光"则点出山樱开始绽放,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机盎然。
接下来的诗句,"檐消积雪时闻滴,衣覆残炉剩得香",通过描写屋檐滴水和炉火余香,展现了室内温暖与室外冰雪融化的对比,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老马已衰宁识路,寒龟未死且支床"借老马和寒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但也流露出坚韧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柴荆终日无来客,赖有陶诗伴日长"揭示了诗人生活的孤寂,虽然门庭冷落,但幸好有陶渊明的诗歌陪伴,增添了精神上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