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客怒涛寻丈起,中有柱石磊然砥
出处:《同曹明府游厓分韵得水字》
明 · 罗兆鹏
厓客怒涛寻丈起,中有柱石磊然砥。
从前世变竟若何,亘古天植真如彼。
吁嗟南渡事已非,宰臣奸回迷国是。
和好翻成避敌锋,频徙那能延帝纪。
汴杭闽广下日南,海岛岩厓逢即止。
谁云瘴野与鲸波,堪作行朝兼草市。
南人澢国蘖先萌,北虏入主运正否。
旌旗蔽天日无光,楼船瀰海敌多垒。
三千剑戟毒虺蛇,百万生灵困蝼蚁。
三臣一节何为哉,孤后二王徒已矣。
断维夺港亦传言,负玺沈江良信史。
从容燕市分捐生,沈湎膻臊终朽死。
只今往事独伤心,长使英雄频切齿。
我来舟楫访行踪,目睹江山如历履。
大明旌节百代然,小丑乱华一时耳。
忠烈如存不足悲,变故靡常只如此。
海门潮动客初帆,回首兴亡付流水。
从前世变竟若何,亘古天植真如彼。
吁嗟南渡事已非,宰臣奸回迷国是。
和好翻成避敌锋,频徙那能延帝纪。
汴杭闽广下日南,海岛岩厓逢即止。
谁云瘴野与鲸波,堪作行朝兼草市。
南人澢国蘖先萌,北虏入主运正否。
旌旗蔽天日无光,楼船瀰海敌多垒。
三千剑戟毒虺蛇,百万生灵困蝼蚁。
三臣一节何为哉,孤后二王徒已矣。
断维夺港亦传言,负玺沈江良信史。
从容燕市分捐生,沈湎膻臊终朽死。
只今往事独伤心,长使英雄频切齿。
我来舟楫访行踪,目睹江山如历履。
大明旌节百代然,小丑乱华一时耳。
忠烈如存不足悲,变故靡常只如此。
海门潮动客初帆,回首兴亡付流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厓客怒涛”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诗人通过“柱石”、“天植”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根基的坚定信念。接着,诗人回顾了南宋南渡的历史事件,感叹宰臣的误国和和好政策的失败,揭示了政权更迭的残酷现实。
“南渡事已非”一句,点明了历史的转折点,随后诗人通过“宰臣奸回”、“和好翻成避敌锋”等描述,深刻揭示了政治决策对国家命运的影响。诗人还提到了从汴京到杭州、福建、广东等地的迁徙,以及面对南方的瘴气与北方的鲸波,人们在艰难环境中寻找生存之地的情景。
“南人澀国蘖先萌,北虏入主运正否”两句,表达了对南北方政治格局变化的思考,暗示了政权更替的不确定性。接下来,“旌旗蔽天”、“楼船瀰海”等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而“三千剑戟毒虺蛇,百万生灵困蝼蚁”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人民的深重灾难。
“三臣一节何为哉,孤后二王徒已矣”两句,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反思,以及对失去的君王的哀悼。诗人提到的“断维夺港”、“负玺沈江”等事件,反映了政权更迭中的暴力与牺牲。最后,“从容燕市分捐生,沈湎膻臊终朽死”两句,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政治、战争等复杂议题的深入探讨。诗中既有对历史悲剧的哀叹,也有对英雄主义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人性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