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全文

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

出处:《回京口
宋 · 文天祥
早作田文去,终无苏武留。
偷生宁伏剑,忍死欲焚舟。
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
登楼望江上,日日数行艘。

拼音版原文

zǎozuòtiánwénzhōngliú

tōushēngníngjiànrěnfénzhōu

chāochéngfēiyīngzhìtuōgōu

dēnglóuwàngjiāngshàngshùxíngsōu

注释

早:早早地。
田文: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此处比喻高尚的人格典范。
苏武:汉朝使臣,以坚贞不屈闻名。
偷生:苟且偷生。
伏剑:拔剑自杀。
忍死:忍受死亡。
焚舟:焚烧船只。
逸骥:骏马。
超乘:超越驾驭。
飞鹰:飞翔的鹰。
脱鞲:挣脱束缚。
登楼:登上高楼。
江上:江面。
日日:每天。
行艘:过往的船只。

翻译

早早地效仿田文离去,终究不会像苏武那样留下。
苟且偷生宁愿拔剑自刎,忍受死亡也要焚烧船只求解脱。
骏马渴望超越驾驭,飞翔的鹰志在挣脱束缚。
登上高楼眺望江面,天天数着过往的船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文天祥的《回京口》,表达了诗人对归去之路的渴望和内心复杂的情感。

“早作田文去,终无苏武留。” 这两句以历史上著名忠臣苏武为例,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乡,却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节操,不会像田文那样轻易归顺他人。这里既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透露出对远离故土、孤独生活的无奈和悲愤。

“偷生宁伏剑,忍死欲焚舟。” 这两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苟且偷生;即使面临死亡,也要毅然决绝,不留下任何可能被利用的东西。这是对苏武“无留”精神的一种升华,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自尊和坚守原则的态度。

“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如同奔跑的良马想跳出笼头,高飞的雄鹰想要摆脱束缚,诗人内心充满了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登楼望江上,日日数行艘。”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诗人登楼远眺的画面。诗人站在高处,遥望江水,每天都能看见来往于江上的船只,这些都是他对归去路途的无限向往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景物描绘,展示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忠诚品格的坚守,又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既有对远离家乡的哀愁,也有对归途的渴望。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生动传神的诗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