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事非神助,谁其荡腥膻
藤萝閟尺水,中有龙潜渊。
青曦弄骄晖,绍兴丙辰年。
嗷嗷周馀民,生理谅难全。
令尹谢不敏,来上天公笺。
一念如丝芒,已斡造化权。
夜半雷绕山,雨出山之巅。
凌晨眺四郊,草木亦欣然。
民戴神之休,次谓令尹贤。
贤则吾岂敢,庶逭失职愆。
甲兵久不洗,风霾涨尘寰。
兹事非神助,谁其荡腥膻。
物极理必反,否泰如循环。
神龙傥有意,速起飞九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地灵:大地的灵气。邃:深远。
危路:危险的道路。
紫烟:紫色的云雾。
藤萝:藤蔓。
閟:遮蔽。
龙潜渊:龙潜藏在深渊。
青曦:清晨的阳光。
骄晖:灿烂的光辉。
绍兴丙辰年:绍兴某丙辰年的日期。
嗷嗷:哀鸣声。
周馀民:周朝的百姓。
生理:生计。
谅:确实。
难全:难以保全。
令尹:地方长官。
谢不敏:谦称无能。
一念:一瞬的想法。
斡:掌握。
造化权:自然的力量。
夜半:半夜。
雷绕山:雷声环绕山峦。
雨出山之巅:大雨从山顶落下。
眺四郊:远望四周。
神之休:神明的恩赐。
令尹贤:地方官贤明。
庶逭:或许能避免。
失职愆:失职的过失。
甲兵:武器。
风霾:风尘。
尘寰:世界。
兹事:这件事。
荡腥膻:荡涤污秽。
物极理必反:事物发展到极致必有反转。
否泰:逆境顺境。
循环:循环往复。
神龙:神龙。
九天:九重天。
翻译
大地灵气深藏沟壑,险峻小路通向紫色云烟。藤蔓遮蔽了小小溪流,隐藏着潜伏的龙在深渊。
清晨阳光灿烂,这是绍兴丙辰年的景象。
哀鸣声中,周朝百姓生活艰难,生计难以保全。
地方长官谦称无能,呈上天公的信笺。
一念如细微的光芒,已掌握了自然的力量。
半夜雷声环绕山峦,大雨从山顶倾泻而下。
黎明时分远望四方,草木也显得生机勃勃。
百姓敬仰神明的恩赐,其次称赞地方官的贤明。
我怎敢自称为贤,只求避免失职的过失。
长久未清洗的武器,风尘弥漫了整个世界。
没有神明的帮助,谁能荡涤这污秽?
事物发展到极致必有反转,世间万物循环往复。
如果神龙真有意愿,就请迅速飞升九天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给干涸之地带来滋润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呼唤。开篇“地灵丘壑邃,危路入紫烟”展示了一个荒凉、神秘的自然环境,而“藤萝閟尺水,中有龙潜渊”则透露出这里蕴含着深远的生命力与神秘力量。
诗人通过“青曦弄骄晖,绍兴丙辰年”点明了时间和背景,表达了对特定时刻美好景色的赞赏。紧接着,“嗷嗷周馀民,生理谅难全”表现了诗人对于普通百姓在自然灾害中的无助感同身受。
“令尹谢不敏,来上天公笺”则是诗人表达对掌管天气的神灵不满和请求的语句,而“一念如丝芒,已斡造化权”则显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
“夜半雷绕山,雨出山之巅。凌晨眺四郊,草木亦欣然”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雷雨来临前后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接下来的“民戴神之休,次谓令尹贤。贤则吾岂敢,庶逭失职愆”表达了对于掌管雨水的官员(令尹)的期望和对其职责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责任的反思。
“甲兵久不洗,风霾涨尘寰。兹事非神助,谁其荡腥膻”则是诗人表达了在干旱无雨的情况下,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无力感,以及期待神灵的帮助。而“物极理必反,否泰如循环”则是在哲学层面上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
最后,“神龙傥有意,速起飞九天”是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呼唤和期待,希望它能够迅速地带来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