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时咏君诗,心抱益澄沏
回首千万峰,飞云不可越。
弭棹濠上亭,非乡怆时节。
朝号迥野风,夜听孤舟雪。
湿薪无煖焰,浊泪共明灭。
痴坐增洒然,何以慰清绝。
斯时咏君诗,心抱益澄沏。
未从观鱼庄,先得驭风列。
荆玉出此邦,谁献复谁刖。
山川漫奇丽,文物久销歇。
君词吐白虹,神宝疑不没。
我欲赓馀思,景好句逾拙。
如逢勾漏令,未得丹砂诀。
万里烟云开,扬舲及明发。
荆山自兹远,云涛渺天末。
两地见梅花,相思不同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百年半羁栖:一生漂泊。故山别:故乡山川告别。
飞云不可越:难以穿越的飞云。
弭棹濠上亭:在濠上亭停船。
非乡怆时节:不是悲伤的季节。
朝号迥野风:早晨感受旷野风。
夜听孤舟雪:夜晚听孤舟上的雪声。
湿薪无煖焰:湿柴燃不起温暖火焰。
痴坐增洒然:痴坐更添孤独。
慰清绝:安慰清冷寂寞。
斯时咏君诗:此时吟诵你的诗。
未从观鱼庄:未曾亲临观鱼庄。
驭风列:驾驭风的力量。
荆玉出此邦:荆楚之地出美玉。
谁献复谁刖:献出者与受罚者。
文物久销歇:古物遗迹消逝。
君词吐白虹:你的诗如白虹。
神宝疑不没:神妙之宝似未消失。
景好句逾拙:美景佳句显笨拙。
勾漏令:炼丹的官员。
丹砂诀:长生秘诀。
扬舲及明发:明日清晨扬帆出发。
云涛渺天末:云涛翻滚至天边。
两地见梅花:两地同时见到梅花。
相思不同折:相思无法折枝传递。
翻译
一生漂泊半生栖息,轻易告别故乡山川。回首望去,千万座山峰高耸,飞云难以穿越。
在濠上亭停下船桨,这不是悲伤的季节。
早晨感受旷野的寒风,夜晚聆听孤舟上的雪声。
湿柴燃不起温暖的火焰,浑浊的泪水与明灭的火光相应。
痴坐着增添孤独,如何安慰这清冷寂寞。
此时吟诵你的诗篇,心中情感更加清澈。
未曾亲临观鱼庄,却先领悟驾驭风的力量。
荆楚之地出美玉,是谁献出又是谁遭受切割。
山川景色虽奇异美丽,但古物遗迹早已消逝。
你的诗如白虹出世,神妙之宝似乎不会沉没。
我想回应你的深意,但美景佳句却显得我笨拙。
若能遇见炼丹的勾漏令,或许就能得到长生秘诀。
万里烟云散去,明日清晨扬帆启程。
从此远离荆山,云涛翻滚直到天边。
两地同见梅花开放,思念之情却无法传递折枝相赠。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铚所作,名为《舟中夜雪读正卿教授近诗辄赋鄙句并以为别》。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一艘小船上,夜晚遇到了大雪,借此景致去阅读朋友正卿教授的新作,并以此为契机,写下了自己的感慨与思绪。
首先,“百年半羁栖,轻与故山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家乡的感伤。接着,“回首千万峰,飞云不可越”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望眼欲穿却又无法触及天际的情怀。
“弭棹濠上亭,非乡怆时节”则写出了诗人在舟中夜雪的环境里,对远方故土的思念。而“朝号迥野风,夜听孤舟雪”更是深化了这种离愁和自然景象的交织。
接下来的“湿薪无煖焰,浊泪共明灭”用生动的比喻形容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伤。紧接着,“痴坐增洒然,何以慰清绝”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情感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斯时咏君诗,心抱益澄沏”和“未从观鱼庄,先得驭风列”两句,显示了诗人通过吟咏朋友的诗歌来抚慰自己孤独的情怀,并且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愿。
随后的“荆玉出此邦,谁献复谁刖”则是对传统文化和物质遗产的一种感叹。紧接着,“山川漫奇丽,文物久销歇”更深化了这种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
“君词吐白虹,神宝疑不没”和“我欲赓馀思,景好句逾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诗作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困惑。
最后,“如逢勾漏令,未得丹砂诀”则是诗人对于自身修为和知识的渴望。接着,“万里烟云开,扬舲及明发”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远方的心境。
“荆山自兹远,云涛渺天末”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同时也映射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全诗以“两地见梅花,相思不同折”作为结尾,不仅是在表达对于梅花这一季节性物象的情感寄托,也在暗示着诗人与友人的情谊深厚而又各自独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邃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