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黄图三辅名天下,文学吏治倾西都全文

黄图三辅名天下,文学吏治倾西都

明 · 林大春
使君起自飞龙初,执政大臣有荐书。
翻然欲复贞观时,拔茅汇进登唐虞。
祇为尚书期不赴,遂令十载留公车。
一朝赋就雄三辅,分符千里拜黄图。
黄图三辅名天下,文学吏治倾西都
岂知世事非古昔,不爱鸣瑟爱筝竽。
黄金殊锡人所羡,素丝直节谁能渝。
解绶萧然别畿甸,怜才复尔寄江湖。
畿甸江湖浑不异,民风士习元相须。
君不见汉家制礼叔孙生,鲁国两生空踌蹰。
又不见六国纷纷争帝秦,仲连谔谔秦兵趋。
世道污隆有如此,谁云禄薄官为儒。

鉴赏

此诗《别孙使君教授临江》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描绘了对一位即将离任的使君的深情告别与对其为官理念的深刻反思。

诗中首先赞颂了使君的出身与才华,他从“飞龙”般的高位起始,得到执政大臣的推荐,意图恢复贞观盛世的政风,提拔贤能,效仿唐虞之治。然而,因未能按时赴任尚书之职,使君在公车上停留了十年。最终,他以卓越的文采赢得了三辅之地的赞誉,并被委以千里重任,执掌一方。

诗中提到,使君的任命不仅在三辅地区声名远播,其文学与吏治能力也使西都为之倾倒。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指出世事并非古昔,使君似乎更偏好音乐而非儒家经典。黄金与殊锡象征着世人的羡慕,而素丝与直节则代表了坚守本心的品质。使君解下官印,离开京城,寄情于江湖,显示出对人才的爱护与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世道变化的感慨。汉代叔孙通制定礼仪,鲁国两位学者却只能徘徊;六国纷争之际,东方朔谏言阻止秦军。诗人借此表明,世道的兴衰与道德的沦丧并非不可逆转,但即使职位低微,仍应坚守儒家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使君个人经历的描述,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官员为官之道的深思,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忧虑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