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全文

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

宋 · 苏过
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
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
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
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
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
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
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
是时六月火令炽,千骑解鞍人按堵。
登临岂为谢公赏,七子赋诗歌赵武。
长廊月出清风生,古殿无人铃独语。
公留三日看溪涨,白昼鱼虾落飞雨。
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飘零悲逆旅。
莫投紫岩稍自慰,欲扣僧房无可侣。
有来野饷苜蓿饭,主人对客羞贫窭。
何似元戎从掾吏,落日红旗照洲渚。
椎牛酾酒劳还役,号令三更传部伍。
君能笔力记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
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
归来尚可诧朋友,云梦青丘俱不数。
山川虽是风物殊,乐哉信美非吾土。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创作,题为《次韵承之紫岩长句》。诗中描绘了紫岩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以及在此地生活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首句“乱山穷处闻鱼鼓”,以“乱山”描绘山势的险峻,以“鱼鼓”象征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梵宇潭潭不知暑”一句,通过“梵宇”(佛寺)的幽静与清凉,反衬出山中环境的宜人。

“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描述了古人在此地隐居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紫岩山楼阁的壮观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表现了山中道士的超然脱俗,即使不主动寻求名声,也因自身的修为而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接下来的几句,“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对比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改变环境可能性的想象。最后,“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描绘了官员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紫岩山自然景色、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