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安固然,谁谓天地窄
出处:《送曾子员归庐陵侍亲》
元 · 凌云翰
潜鱼无扬鬐,归乌有敛翮。
物性安固然,谁谓天地窄。
要路多通津,高足谅且策。
严亲已华颠,胡为事行役。
宁食青原菽,不食蓟丘麦。
宁饮桂溪水,不宿燕市驿。
昨暮寒蝉鸣,今晨归骑迫。
欲采芙蓉花,难以遗远客。
赖有和陶辞,因之慰安适。
子道在养志,竭力甘毁瘠。
锡类古所敦,相望海云隔。
物性安固然,谁谓天地窄。
要路多通津,高足谅且策。
严亲已华颠,胡为事行役。
宁食青原菽,不食蓟丘麦。
宁饮桂溪水,不宿燕市驿。
昨暮寒蝉鸣,今晨归骑迫。
欲采芙蓉花,难以遗远客。
赖有和陶辞,因之慰安适。
子道在养志,竭力甘毁瘠。
锡类古所敦,相望海云隔。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送曾子员归庐陵侍亲》描绘了曾子员决定回家侍奉年迈的亲人,表现出对亲情的深深挂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诗中通过“潜鱼无扬鬐,归乌有敛翮”的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物各有其本性,暗示曾子员的选择符合天性。他强调即使道路众多,也会选择照顾亲人的正确路径,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
诗人还提到宁愿吃青原的豆类,也不愿享用燕市的麦食,以及饮用桂溪的清水,而非住宿驿站,体现了他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对故乡的眷恋。寒蝉鸣叫和清晨的归程,增添了离别的感伤,而未能采摘芙蓉花赠予远方的朋友,流露出一丝遗憾。
最后,诗人引用陶渊明的风格,鼓励曾子员保持高尚情操,尽心尽力孝敬父母,即使生活艰难也甘之如饴。他们虽相隔遥远,但友谊与道义如同海天相隔,仍然深厚。整首诗情感真挚,富含哲理,展现了对亲情和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