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全文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出处:《当涂界寄裴宣州
唐 · 张九龄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
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
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日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
念行秪意默,怀远岂言宣。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拼音版原文

rénxuānchéngshǒuzàijiāngnánpiān
fēnzhúxiāngjiānshānchuān

zhāngshòuwèizhěxíngháifēirán
hánqíngjīnkuòwàngdòukōngyán

yuǎnjìnwénjiāzhèngpíngshēngyǎngxián
tuīxīnyǒushǔhuìmiànliángyuán

zūnqiánzhǔjiāngcūntóuyān
niànxíngzhī怀huáiyuǎnyánxuān

wěifēngshìnánwèichǐchuán

注释

故人:老朋友。
宣城守:宣城太守,古代官职名。
亦:也。
江南偏:江南偏远的地方。
如何:为何。
分虎竹:指官职分配,古时以竹制符节象征职权。
相与:彼此,相互。
间:间隔,隔开。
山川:崇山峻岭。
章绶:官印绶带,象征官职身份。
胡为者:为了什么,为何而做。
形骸:人的身体。
非自然:并非人的本性所愿,不符合人的自然天性。
含情:满含深情。
津渡:渡口。
阔:宽广。
倚望:倚靠、眺望。
脰:脖子。
空延:空虚绵延,形容长时间的等待或期盼。
远近:无论远近。
闻:听说。
佳政:良好的施政。
平生:一生。
仰:敬仰。
大贤:德高望重之人。
推心:内心真诚地倾慕。
徒有属:只有倾慕之情而无实际接触。
会面:见面。
良无缘:实在没有机会,很难有机会。
日夕:傍晚。
遵:沿着。
前渚:前面的水边。
江村:江边的村落。
投:融入。
暮烟:暮霭,傍晚的烟雾。
念行:心中所想,内心的思绪。
秪意默:只能默默藏起,意即无法表达。
怀远: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岂言宣:难以言表,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委曲:曲折复杂。
风波事:世事风波,指生活中的复杂变故或困难。
难为:难以。
尺素:古代书信的代称,此处指书信。
传:传达,传递。

翻译

老朋友担任宣城太守,也在江南偏远的地方任职。
为何官职分配如此,使得我们被崇山峻岭隔开。
身披官印绶带是为了什么?这并非人的本性所愿。
满含深情凝视宽广渡口,久久倚望脖子都感到空虚绵延。
无论远近都听说他施政良好,一生敬仰这位德高望重之人。
虽然内心对他充满倾慕,但见面的机会实在稀少。
傍晚沿着前面的水边漫步,江边村落已融入暮霭之中。
心中所想只能默默藏起,对远方之人的思念难以言表。
曲折复杂的世事风波,难以通过短短书信传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张九龄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故人守城、分界等具体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敬仰。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开篇便描绘出友人宣城守望的画面,虽然身处偏远的江南,但仍旧是在山水之间划分界限,这里的“虎竹”可能是指某种标志性的物象,用以区别彼此的领地。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

接下来诗人感慨于友人的境遇,认为他如同被迫成为章绶(一种官职名)的人,其外表虽然光鲜,但内心却不自在,这种生活并非其本意。

"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跨越辽阔的水面,依靠着船舷远望,那种空旷无垠的情感延伸。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

接着赞美友人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无论远近都能听到他的美好政绩,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之情。

"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诗人表达了自己推诚相待的愿望,但却与友人难以谋面,这种无缘的感慨充满了诗句。

"日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

随后描绘出诗人在黄昏时分依循着朋友曾经走过的小路,来到江边的村落中,看着那逐渐升起的晚烟,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

"念行秪意默,怀远岂言宣。"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深沉的思念之情,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境,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受。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最后,诗人通过“委曲”和“风波”形容自己内心的复杂与波折,以及这些感情与经历难以通过简单的文字来表达,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深沉的情感去体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情真意切、语言优美的怀念之作,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刻理解和不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