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全文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出处:《送演教大师东游
宋 · 李觏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
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拼音版原文

xiāngzhījiǔniánláijiànhuá

guāncóngjiàoyánxíngjiā

tōngsāisuítiānmìng
áoyóubiànhǎi

yìngyǒuhuìhǎozuìliúxiá

注释

野客:指不拘于世俗的知己。
发渐华:头发逐渐斑白,象征岁月流逝。
衣冠:指穿戴的服饰。
异教:指非本土的文化或宗教。
言行似儒家:行为举止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
通塞:通达和困阻。
天命:天意,命运。
遨游遍海涯:广泛游历各地。
武夷应有会:武夷山中应该有志趣相投的人。
好去:最好去。
流霞:传说中的仙酒。

翻译

长久以来,我与野客相识甚深,岁月流逝,头发渐渐斑白。
尽管穿着异族服饰,但我们的言行举止却遵循儒家风范。
人生的通达或困阻听凭天意安排,我遍游四海天涯。
武夷山中定有志同道合之人,我该启程了,去畅饮那仙酿流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名为《送演教大师东游》。诗中描述了对一位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品行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遨游和醉心山水的向往。

首句“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表明诗人与这位友人已结下深厚的情谊,时间流转,他们的友情如同树木一般,历经岁月而愈加茁壮成长。

接着,“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一句,不仅描绘了友人的外在装扮不同于常人,而且其言谈举止也如同儒家的君子般庄重典雅。这里的“异教”可能指的是佛道等其他宗教信仰,而“儒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德行和礼节的一派。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顺应自然天命的向往,以及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欲望。诗人希望能够像友人一样,无拘无束地旅行到世界各个角落。

最后,“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表达了诗人的愿景,即在美丽的武夷山中与这位友人相聚,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陶醉之情。这里的“醉流霞”既可以理解为在美景中忘却烦恼,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于高洁品行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