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贮见温润,墨发知瀺濯
宋 · 邵雍
铜雀或常闻,未尝闻金雀。
始愧林下人,识物不甚博。
金雀出何所,必出自灵岳。
剪断白云根,分破苍岑角。
既为之巨砚,遂登于纶阁。
水贮见温润,墨发知瀺濯。
窗下喜鉴开,案前惊月落。
见赠何慇勤,欲报须和璞。
胡为不且留,洪化用斟酌。
胡为不且留,贤人用选擢。
胡为不且留,奸人用诛削。
胡为不且留,生灵用安泊。
则予何人哉,拜贶徒惊矍。
须是笔如椽,方能无厚怍。
始愧林下人,识物不甚博。
金雀出何所,必出自灵岳。
剪断白云根,分破苍岑角。
既为之巨砚,遂登于纶阁。
水贮见温润,墨发知瀺濯。
窗下喜鉴开,案前惊月落。
见赠何慇勤,欲报须和璞。
胡为不且留,洪化用斟酌。
胡为不且留,贤人用选擢。
胡为不且留,奸人用诛削。
胡为不且留,生灵用安泊。
则予何人哉,拜贶徒惊矍。
须是笔如椽,方能无厚怍。
注释
铜雀:古代宫殿名,曹操曾建。金雀: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林下人:隐士的自称,表示自己见识不足。
灵岳:指神仙居住的高山,寓意神圣之地。
巨砚:形容砚台巨大且珍贵。
纶阁:古代官署名,与朝廷决策有关。
瀺濯:形容墨色清新,如水洗过一般。
和璞:比喻未经雕琢的美玉,表示谦虚接受馈赠。
洪化:大变革时期。
选擢:选拔提升官员。
诛削:惩罚削减罪行。
生灵:百姓,生命。
拜贶:接受馈赠,表示敬意。
惊矍:惊慌失措。
如椽:形容笔大如椽,比喻才情出众。
厚怍:深感惭愧。
翻译
常常听说铜雀台,未曾听说有金雀来。初次惭愧我这山林中人,见识事物不够广博。
金雀从哪里飞出,必定来自那神圣的山岳。
它剪断了白云的根,穿透了青翠山峰的角落。
既然成为巨大的砚台,便被放置在朝廷的高阁。
砚中的水显现出温润,墨色仿佛知道洗涤的过程。
窗下欢喜砚池开启,案前惊讶明月落下。
你赠送如此殷勤,我想要回报却只能以璞玉。
为何不留下来,大变革中需要深思熟虑。
为何不留下来,贤能之人会被选拔任用。
为何不留下来,奸邪之人会被惩处裁决。
为何不留下来,百姓才能得到安宁。
那么我又是何人,只因你的馈赠而震惊。
必须要有如椽之笔,才能无愧于这样的厚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名为《王胜之谏议见惠文房四宝内有巨砚尤佳因以谢之》。诗中,诗人首先对收到的珍贵礼物——金雀巨砚表示惊讶和感激,赞叹其出自名山灵岳,工艺精湛,犹如云根破石,峥嵘非凡。诗人将砚台视为珍品,称赞其温润的质地和洗涤墨色的能力,暗示了其高雅的文化内涵。
接着,诗人感慨万分,认为这份厚礼不仅是物质的馈赠,更是贤人对他的期待和选拔,表达了对王胜之的深深敬意。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望,希望奸邪之人能得到应有的惩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唯有如椽大笔才能匹配这份厚礼,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理想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