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
出处:《题灵山寺行坚师院》
唐 · 许浑
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
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岩:西方的岩石或山崖。一径:一条小路。
不通樵:不能通行砍柴的人。
八十:年龄,这里指老者。
持杯:手持酒杯,指饮酒。
龙: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此处可能象征隐居的高人。
石潭:岩石间的水潭。
闻夜雨:听到夜晚的雨声。
雁:大雁,常用来象征旅人。
沙渚:河流中的小沙洲。
秋潮:秋季的海潮。
经函:装经书的盒子。
露湿:被露水打湿。
文多暗:文字因潮湿而变得模糊不清。
香印:焚烧香料后留下的痕迹,常用于计时或标记。
风吹:被风所吹。
字半销:文字被风侵蚀而部分消失。
东归:从东方回来。
南去:向南方行进。
越山:越过山岭。
无路:没有路径。
水迢迢:形容水路漫长无际。
翻译
西山岩石间的小路无法通行樵夫,八十岁举杯饮酒也不觉得路途遥远。龙隐于石潭中聆听夜晚的雨声,大雁飞过沙洲时看到了秋天的海潮。
经书函盒被露水打湿文字变得模糊,香火的印记被风刮得文字只剩一半。
应该嘲笑我向东归来又向南行,越过的山岭无路而水路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开篇“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写出了诗人在深山中漫步,只有一条小路伸向西边的岩石,而他年事已高,但依然对远行充满热情。
接下来的“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则通过龙在石潭听夜雨和大雁在沙洲移动观察秋天的潮汐,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
中间两句“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描绘了古旧经书因潮湿而字迹模糊,以及佛教经卷上的香气被风吹散,文字也随之褪化,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寺院的陈旧与静谧,也反映出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哲理。
最后,“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旅程中的迷茫和未知,以一丝自嘲之情,继续在无尽的山水之间探寻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道路选择的一种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