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全文

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

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
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
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
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
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
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誇绮罗。
按弦运拨惊四座,当今老手谁能过。
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
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
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
已闻啄木曲,又观啄木歌。
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
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
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屋。
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
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
如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愁都掷置。
太学餐钱月几何,客来取酒同醒醉。

注释

坐曹:处理公务。
据案:办公桌前。
阙然:长久未见。
率意:随意。
揽辔:驾车出游。
连环羁:束缚。
闲轩:闲适的房间。
佳色:美景。
呼儿:呼唤仆人。
取次:随便。
檀槽:古琴部件。
小青娥:少女。
按弦运拨:弹奏琴弦。
老手:高手。
幽鸟:隐秘的鸟。
飒飒:风声。
丁丁:形容啄木声。
取蠹:捉虫。
朱颜:红润的脸色。
酡:微醉。
啄木曲:琴曲名。
啄木歌:歌曲名。
雄文:杰出的文章。
绝艺:绝顶技艺。
三日不洗耳:形容专心致志。
泠泠:声音清脆。
纡紫怀金:拥有紫色官服和黄金。
虚器:空有其表。
自处:对待生活的态度。
掷置:抛弃。
太学餐钱:太学学生的伙食费。
醒醉:清醒或醉酒。

翻译

处理公务身心疲惫,出门骑马要去何处?
长久未见你的美丽,随意相约并无约定。
恰好遇见你驾车出游,你为我解开束缚的羁绊。
闲适的轩中足够容纳几人,夏日树木繁茂景色宜人。
唤儿快备酒菜,见到你欣喜无比。
琴童手持檀槽锦带,青涩少女技艺非凡。
琴声悠扬拨动人心,当代高手又有谁超越?
琴音模仿鸟啄寒木,园中风雨声与之和谐。
鸟嘴长爪短,跳跃间清除害虫无数。
一曲终了振翅飞去,不知不觉酒已喝完面泛红晕。
已听过你的琴曲,又欣赏你的歌声。
今日有幸聆听高超技艺,如同天边银河倾泻。
今日盛宴实乃极乐,离开这里将如何面对寂寥?
归来后松开衣带畅饮,坐在胡床上仰望屋顶。
从此三天不洗耳朵,耳中仍有余音缭绕。
世间何为富贵,紫绶金带皆为空虚。
如你这般生活真是明智,抛开世事烦恼。
太学每月的餐费几何,朋友来访共饮共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适的自然环境中,骑马出行,心情舒畅,与友人相聚,共同欣赏琵琶女奴弹奏啄木曲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表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他超脱世俗纷争、享受生活乐趣的一种态度。

诗的开篇“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表达了诗人在繁忙和劳累之后,选择骑马外出以解放自己的心情。接着,“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则透露出一种对未知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待。

“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诗人在此强调了自由和自在的心境,即便是骑乘之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脱束缚的快乐。紧接着,“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朋友相聚,自然景色宜人,这份闲适与美好交织成诗人的幸福时刻。

“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与侍女之间亲昵的关系,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享受和满足。接下来的“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誇绮罗。”则是对琵琶女奴的赞美,她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无需过多装饰。

“按弦运拨惊四座,当今老手谁能过。”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女奴技艺的高度评价。随后的“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则是对音乐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一种描写,通过音乐唤起了一种幽静而又生动的景象。

“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这里诗人转换了情境,从欣赏音乐到观察琵琶女奴弹奏时的情形,表现出一种对细节的关注和生活的热爱。紧接着,“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则是对音乐结束后的一种释然忘返,以及在音乐与美酒中流逝时光的快乐。

“已闻啄木曲,又观啄木歌。”诗人不仅欣赏了音乐,还观赏了相关的歌谣,这表明他对艺术的全方位享受和深入理解。接下来的“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则是对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度赞誉,它如同天上的长河,流淌不息。

“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当前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最后,“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屋。”则是诗人回归日常生活后的一种放松和满足,他坐在胡床上,仰望屋顶,似乎在回味刚才的美好时光。

“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这句表达了音乐在他心中的余韵悠长,即便是离开了现场,他的耳畔仍然回响着音乐。诗的结尾,“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则是一种对物质财富的反思,诗人认为真正的富贵不在于物质拥有,而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如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愁都掷置。”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最后,“太学餐钱月几何,客来取酒同醒醉。”则是诗人对朋友相聚、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一种期待和邀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享受,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