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动人主,先几识胡儿
出处:《过大庾岭登文献祠十八韵》
明 · 江源
策马度庾岭,复登文献祠。
祠宇枕石壁,山水争献奇。
鸣禽当丝竹,古柏罗阶墀。
路人拜遗像,几百年于兹。
唐陵十有八,翁仲委蒺藜。
何如此祠久,天地与等期。
我特肃敬心,再拜瞻公仪。
忆公抱忠梗,身佩唐安危。
齐名宋广平,远过姚元之。
千秋上金鉴,十度抗直词。
风度动人主,先几识胡儿。
功垂开元日,人望贞观时。
一曝十寒至,杨李相因依。
酿作天宝祸,渔阳来鼓鼙。
君王走蜀道,公言方见思。
嗟哉邪间正,自古皆如斯。
拜罢出庙门,去去从此辞。
马上重回首,岭树寒风悲。
祠宇枕石壁,山水争献奇。
鸣禽当丝竹,古柏罗阶墀。
路人拜遗像,几百年于兹。
唐陵十有八,翁仲委蒺藜。
何如此祠久,天地与等期。
我特肃敬心,再拜瞻公仪。
忆公抱忠梗,身佩唐安危。
齐名宋广平,远过姚元之。
千秋上金鉴,十度抗直词。
风度动人主,先几识胡儿。
功垂开元日,人望贞观时。
一曝十寒至,杨李相因依。
酿作天宝祸,渔阳来鼓鼙。
君王走蜀道,公言方见思。
嗟哉邪间正,自古皆如斯。
拜罢出庙门,去去从此辞。
马上重回首,岭树寒风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策马穿越庾岭,到达文献祠的情景。祠宇坐落在石壁之上,周围山水环绕,景色奇丽。鸣禽在丝竹声中飞翔,古柏排列在台阶两侧,增添了庄严的氛围。路人对祠内遗像恭敬地拜祭,可见其历史的悠久。
诗中提到,文献祠历经数百年,依然屹立不倒,与天地同寿。诗人对此表示肃然起敬,再次拜祭,并回忆起祠内所供奉的先贤,其忠诚坚毅,身系唐朝安危。与宋代的广平齐名,远超姚元之。千秋功绩如同金鉴,多次直言进谏,洞察先机,识破胡人的阴谋。
诗中还提到了唐朝末年,杨国忠和李林甫相继执政,导致了天宝之乱,渔阳鼙鼓四起。君王逃亡蜀地,而先贤的谏言却未能被采纳。诗人感叹邪臣排挤正直之士,自古皆然。最后,诗人离开庙门,踏上归途,回首时,只见岭上树木在寒风中摇曳,一片悲凉。
整首诗通过描绘文献祠的历史与自然景观,以及对先贤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正直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