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出处:《送应武谕倅庐陵》
宋 · 方岳
乞倅庐陵郡,予为第一人。
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
鸥朋嘲薄分,山屐蚀京尘。
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
鸥朋嘲薄分,山屐蚀京尘。
注释
倅:古代官职名,副职或佐官。庐陵郡:古地名,今江西吉安一带。
天悭:指上天吝啬,不轻易赐予。
鸥朋:比喻志趣相投的朋友。
翻译
我请求担任庐陵郡的副职,我是首选。上天似乎吝啬,始终不肯轻易给予,但人间的友情却能自我维系。
众多长者们的诗书学问仍在,平日的园林充满春天的气息。
鸥鸟朋友们嘲笑我分得的太少,我在京城的足迹沾染了尘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送应武谕倅庐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乞倅庐陵郡,予为第一人" 表示诗人希望能够在庐陵郡安家立业,是这方面的先行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定居生活的渴望和自信。
"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这两句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即自然界虽然有时会吝啬,但人们之间还是愿意互相关爱。这里的“天悭”指的是自然环境的艰难,而“人好自相亲”则是对人类倾向于建立联系和团结的赞美。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 诗中的“诸老诗书”指的是前人的诗文,这里诗人提到它们依然存在,而“平园草木春”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景象,诗人可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和回味古人的诗书。
"鸥朋嘲薄分,山屐蚀京尘" 这两句则写出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争斗,以及时间对物质的侵蚀。这里的“鸥”是指一种水鸟,它们之间有时会为了领地而争斗;“山屐”则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能够腐蚀泥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际关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