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作非熊梦,俄成赋鵩篇
出处:《挽皇甫子循先生》
明 · 王世贞
威明频解绶,玄晏少归田。
人识书淫疾,天私党锢年。
浮名日者传,乐事雪儿弦。
尚作非熊梦,俄成赋鵩篇。
遗文六季尽,新语众人传。
罢理登山屐,谁偿卖赋钱。
因君问班管,不朽立言偏。
人识书淫疾,天私党锢年。
浮名日者传,乐事雪儿弦。
尚作非熊梦,俄成赋鵩篇。
遗文六季尽,新语众人传。
罢理登山屐,谁偿卖赋钱。
因君问班管,不朽立言偏。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皇甫子循先生的深切哀悼与缅怀。王世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先生一生的风骨与成就。
“威明频解绶,玄晏少归田。”这两句通过“解绶”和“归田”的描述,展现了先生在官场与田园间的生活态度,既体现了其对官职的淡泊,又展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人识书淫疾,天私党锢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扬先生的学问深邃,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先生在政治上的遭遇,可能因为坚持真理而遭受党锢之苦。
“浮名日者传,乐事雪儿弦。”这两句赞美了先生的名声流传久远,生活中的乐趣如同琴弦上的音符,充满了诗意与雅致。
“尚作非熊梦,俄成赋鵩篇。”“非熊梦”出自《史记》,比喻大才未遇;“赋鵩篇”则是屈原在被流放时所作,表达内心的悲愤与无奈。这两句既是对先生才华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命运多舛的同情。
“遗文六季尽,新语众人传。”先生的著作不仅在生前广受赞誉,在身后更是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罢理登山屐,谁偿卖赋钱。”这两句表达了对先生辞官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叹了先生的经济压力,或许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物质生活的困扰。
“因君问班管,不朽立言偏。”最后两句借用了班固和司马迁的典故,表达了对先生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敬仰,以及对其作品能够永垂不朽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回顾了皇甫子循先生的一生,既赞美了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其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