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出处:《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宋 · 范仲淹
徽音来景亳,盛事耸吴乡。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
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
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
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迹甘荣路外,情寄圣门傍。
几托为鱼梦,江湖尚渺茫。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
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
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
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迹甘荣路外,情寄圣门傍。
几托为鱼梦,江湖尚渺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徽音:美德之声。景亳:亳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耸:震动。
三台:古代星宿名,象征天子的座位。
五色章:形容文章色彩丰富。
登乐府:比喻进入艺术殿堂。
天潢:银河。
寒谷:寒冷的山谷。
幽宫:幽静的宫殿。
鬓成霜:形容头发斑白。
姑苏:古地名,今苏州。
尧汤:尧和汤,古代贤君。
刘白:指刘禹锡和白居易,唐代诗人。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南园:南方的园林。
鱼梦:借指隐逸江湖的生活。
渺茫:广阔而模糊,形容江湖的辽阔。
翻译
美德之声来自亳地,盛大的庆典震动吴地乡。上天的景象如三台照耀,高尚的文章如五彩篇章。
纯洁如同登上音乐殿堂,深邃犹如探索银河中央。
寒冷山谷春意回温,幽静宫殿草木特别芬芳。
感念之情如热血沸腾,思回报国双鬓已斑白。
新近安定自感无能,姑苏之地遗憾未安康。
尧舜时代的洪涝干旱,刘禹锡、白居易的旧日风光。
北方宫阙遥远如云霓,南方园林橘柚荒凉。
渴望听到一首歌或一幅画,敢于议论赋诗在长杨宫。
忙碌之中也要懂得嘲笑,遵循教导永不忘怀。
足迹宁愿留在荣华之外,情感寄托于圣贤之门。
多次梦想化身为鱼,在广阔江湖中仍觉迷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题为《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诗中,诗人以徽音入诗,赞美了景亳之地的盛事,将之比作三台之光和五色文章,显示出其文采斐然。接着,他表达了对恩赐的感激之情,感叹岁月匆匆,自己虽无大惠可献,但仍怀有报效朝廷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尧汤馀水旱”暗指历史上的艰难时局,“刘白旧风光”则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的风雅之气。诗人身处南园,看到橘柚荒芜,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与民生富庶的期盼。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接受教诲,甘于在荣耀之外默默奉献,甚至期望能如鱼游江湖般实现理想。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范仲淹作为儒家士大夫的责任感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