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述作思陶谢,命世文章陋马班
出处:《上董长驭督学》
明 · 张萱
栽培桃李念榛菅,海日天门近可攀。
得士已能酬圣主,藏书端不负名山。
同游述作思陶谢,命世文章陋马班。
白首扫门犹未晚,双龙已合斗牛间。
得士已能酬圣主,藏书端不负名山。
同游述作思陶谢,命世文章陋马班。
白首扫门犹未晚,双龙已合斗牛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上董长驭督学(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董长驭督学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才能的肯定。首句“栽培桃李念榛菅”以桃李与榛菅对比,象征董长驭督学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和对人才的培养。接着“海日天门近可攀”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董长驭督学比作可以攀登的天门,暗示其在学术和道德上的高度。
“得士已能酬圣主,藏书端不负名山”两句,赞扬董长驭督学不仅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来报效国家,还能够妥善保管珍贵的书籍,不负名山之名,体现了他对学问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
“同游述作思陶谢,命世文章陋马班”则进一步赞美董长驭督学的文学才华,将其与陶渊明、谢灵运等古代文豪相提并论,同时又谦逊地表示自己的文章比之马第班(马融和班固)的作品略显不足,显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省和对前辈的敬重。
最后,“白首扫门犹未晚,双龙已合斗牛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虽年岁已高但仍有机会为国效力的决心,同时也预示着董长驭督学如同双龙一般,在学术和道德领域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其影响力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如同斗牛间的光芒一样永恒。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是对董长驭督学的崇高赞誉,也是对自己及同僚的勉励,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教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修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