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驾风正北来,虬龙倒影拂苍苔
出处:《慈仁寺双松歌》
清 · 徐釚
我昔曾游泰岱间,秦松汉柏相追攀。
霜皮剥落几千载,雷雨昼黑垂空山。
我今走马慈仁寺,便欲追寻怜好事。
金元遗迹双树存,未知何人始位置。
天鹅驾风正北来,虬龙倒影拂苍苔。
白日沈沈不照地,静闻竽籁犹悲哀。
长安栋梁尽材杰,独尔嶙峋冻欲裂。
惨澹虽遭风雪欺,槎牙不受烟霜折。
吁嗟此松何拳局,岂逐疏顽死岩谷。
安得商山四老翁,长歌与汝《紫芝曲》。
霜皮剥落几千载,雷雨昼黑垂空山。
我今走马慈仁寺,便欲追寻怜好事。
金元遗迹双树存,未知何人始位置。
天鹅驾风正北来,虬龙倒影拂苍苔。
白日沈沈不照地,静闻竽籁犹悲哀。
长安栋梁尽材杰,独尔嶙峋冻欲裂。
惨澹虽遭风雪欺,槎牙不受烟霜折。
吁嗟此松何拳局,岂逐疏顽死岩谷。
安得商山四老翁,长歌与汝《紫芝曲》。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釚的《慈仁寺双松歌》描绘了作者对两棵历经沧桑的古松的深深感慨。诗中以泰山秦松汉柏为背景,通过对比,展现出慈仁寺双松的坚韧与历史沉淀。松树皮剥落千年,依然挺立于雷雨笼罩的山巅,象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诗人骑马经过慈仁寺,被双松吸引,想要探寻其来历,表达出对古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好奇。松树虽在金元时期留存,但作者并未提及具体年代,增添了神秘感。松影投在青苔上,如同天鹅驾风北来,虬龙倒挂,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白日沉沉,阳光不照大地,只有松籁声声,显得凄凉哀伤。这反映了诗人对双松身处长安却孤独无援的同情,同时也赞美了它们在艰难环境中仍保持栋梁之才的傲骨。
最后,诗人感叹双松的坚毅,希望有如商山四皓般的隐士能共唱《紫芝曲》,以歌颂松树的品格,表达了对高尚节操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古树的深情厚意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