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闻寄远字,不见到寒边
出处:《孟贞寄书不至》
明 · 释函可
老友偏思尔,容枯骨岸然。
祇闻寄远字,不见到寒边。
稚子应看长,空囊谁为怜。
明春有归雁,莫惜写新篇。
祇闻寄远字,不见到寒边。
稚子应看长,空囊谁为怜。
明春有归雁,莫惜写新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孟贞寄书不至》。诗中表达了对老友孟贞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老友偏思尔”,直接点出诗人对孟贞的思念,一个“偏”字,强调了这种思念的特别与深刻。接着,“容枯骨岸然”一句,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自己在思念中的状态,仿佛是枯骨挺立,表现了一种坚韧而孤独的心境。
“祇闻寄远字,不见到寒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诗人只能听到远方友人寄来的只言片语,却无法见到友人本人,表达了思念之人的遥远与不可触及。同时,“寒边”一词,既指地理上的寒冷之地,也暗喻情感上的冷清与孤寂。
“稚子应看长,空囊谁为怜。”这两句转而思考友人的家庭情况,想象友人的孩子可能在成长,而自己却无法给予帮助或关怀,表达了对友人家庭生活的关心和忧虑。同时,“空囊”一词,暗示了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困顿,诗人对此感到心疼。
最后,“明春有归雁,莫惜写新篇。”诗人期待着来年春天,当归雁南飞之时,友人能再次寄来书信,表达思念之情。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也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希望友人在困难中也能保持联系,传递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切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