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
出处:《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孟侍御》
唐 · 张南史
腊后年华变,关西驿骑遥。
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
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
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
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
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
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
注释
腊后:冬去之后。年华:时光。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驿骑:驿站的马匹,代指使者或信使。
塞鸿:北方大雁。
暮雪:傍晚的雪。
江柳:江边的柳树。
寒条:因寒冷而弯曲的柳枝。
山水还鄣郡:山水环绕的鄣郡。
图书:书籍,这里可能指学问或文献。
汉朝: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高楼:高大的楼阁。
别处:其他地方。
百忧:众多忧虑。
销:消除。
翻译
冬去春来,时光变迁,关西的驿站马匹远行塞外的大雁与傍晚的雪花相伴,江边的柳树因寒冷而摇曳
山水之间,我回到鄣郡,带着书籍回归汉朝的怀抱
这座高楼并非他处,特意选在这里,以消除我所有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腊月(农历十二月)过后,年份更迭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开篇即写“关西驿骑遥”,表达了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情感。接着,“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则描绘出一幅雪后的萧瑟景象,给人以清冷和静谧的感觉。
诗中的“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可能是指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通过阅读古籍来寻找精神寄托。最后,“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则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上的感受,似乎是在这种环境中,他的烦恼和忧愁得到了缓解。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