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想二贤迹,吾颜亦腼哉
出处:《彭泽道中怀严陵》
宋末元初 · 方回
人生千万事,都不似归来。
是泽鱼堪钓,何田稻不栽。
客行元亮邑,家寄子陵台。
缅想二贤迹,吾颜亦腼哉。
是泽鱼堪钓,何田稻不栽。
客行元亮邑,家寄子陵台。
缅想二贤迹,吾颜亦腼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人生:指人生的经历和各种事情。千万事:形容众多的事情。
归来:回家,回归。
泽鱼:生活在水中的鱼,这里比喻适合隐居的人。
堪钓:适合垂钓,暗示悠闲的生活方式。
何田稻不栽:任何田地都种植稻谷,象征丰饶。
客行:旅居他乡。
元亮邑:指陶渊明(字元亮)的故乡或以其命名的地方。
子陵台:严子陵(字子陵)的隐居之处,代指隐士之地。
缅想:追忆,怀念。
二贤迹:两位贤人的事迹。
吾颜亦腼:我的脸也感到羞愧,表示自谦。
翻译
人世间有千千万万的事情,都不如回家的感觉。在湖泽中游动的鱼儿适合垂钓,哪一块田地不种稻谷呢?
我行走在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之地,家却寄托在像严子陵那样的高士的居所。
遥想这两位贤人的事迹,我不禁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彭泽道中怀严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先贤的深切思念之情。
“人生千万事,不似归来”开篇即抒发了对归乡难以实现的无限感慨,通过对比强调了归来的珍贵与困难。紧接着,“是泽鱼堪钓,何田稻不栽”则用自然界的事物譬喻人生选择,表达了对最佳时机和环境的追求。
“客行元亮邑,家寄子陵台”中的“元亮邑”、“子陵台”分别指的是诗人当时所在的地方和远方的家乡。这里诗人通过地名的提及,强化了旅途中对家的思念之情。
最后,“缅想二贤迹,吾颜亦腼哉”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或现实中的贤能人物(“二贤”)怀念之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内心的自豪与满足。这不仅是对先贤的缅怀,也是对自身德行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借鉴,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