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骚初满耳,蟋蟀最关愁
出处:《同汤叔度兄弟赋秋声》
宋 · 章甫
古木斜阳暮,寒江澹月秋。
萧骚初满耳,蟋蟀最关愁。
茅屋疑鸣雨,云溪想枕流。
几回连别恨,为我过西州。
萧骚初满耳,蟋蟀最关愁。
茅屋疑鸣雨,云溪想枕流。
几回连别恨,为我过西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古木斜阳暮",诗人以古木和斜阳渲染出一种沧桑感,夕阳余晖洒在古老的树木上,暗示时光的流转。"寒江澹月秋",寒意袭人的江面映照着淡淡的秋月,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萧骚初满耳",诗人捕捉到秋风中落叶的沙沙声,这是秋天特有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凋零。"蟋蟀最关愁",通过蟋蟀的鸣叫,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
"茅屋疑鸣雨",诗人想象茅屋在风雨中摇曳,仿佛听到雨声,增添了孤独和寂寥的情绪。"云溪想枕流",则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的溪流画面,似乎能听见流水潺潺,给人以宁静的慰藉。
最后两句"几回连别恨,为我过西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人远行的牵挂。整首诗以秋声为线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