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
出处:《诵书示子聿二首 其二》
宋 · 陆游
易传三圣至仲尼,炎炎秦火乃见遗。
经中独无一字疑,正须虚心以受之。
世衰道散吁可悲,我老欲学无硕师。
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
经中独无一字疑,正须虚心以受之。
世衰道散吁可悲,我老欲学无硕师。
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
注释
至:传递。炎炎:炽热的。
秦火:秦朝的暴政。
遗:遗留。
经中:经书之中。
疑:疑惑。
正须:正需要。
虚心:谦虚的心态。
世:世间。
衰:衰落。
硕师:大儒,优秀的老师。
共读:一起阅读。
移:改变。
翻译
孔子传承三位圣人之道,秦朝的酷烈焚烧中仍得以留存。经书里没有一个字让人疑惑,正好需要我们虚心去接受。
世道衰落,道德流失,真是令人悲叹,我年老了想学习却无良师。
父子一同读书,甚至忘记早晨的饥饿,这一生虽然有限,但志向坚定不会改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诵书示子聿二首(其二)》。诗中,陆游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从易传到孔子,经典文献在秦火中得以保存,强调了经典的权威和不容置疑。他感慨世风日下,学术凋零,自己年事已高却难以寻觅良师,但仍坚持与儿子共读,甚至忘记饥饿,表达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后代的重视。诗中体现了陆游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后辈传承文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