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出处:《诗三百三首 其四十八》
唐 · 寒山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注释
竟日常:仿佛。如醉:如同在梦中。
流年:时光。
埋:隐藏。
蓬蒿:野草。
晓月:清晨的月亮。
冥冥:幽深不明。
骨肉:亲人。
消散:离世。
尽:全部。
凋零:衰落。
遮莫:纵然。
咬铁口:决心坚定,形容意志坚强。
无因:无法。
老经:古老的经书。
翻译
生活仿佛在梦中度过,时光毫不停歇地流逝。我沉睡在蓬蒿丛下,清晨的月光显得幽深不明。
亲朋好友都已离世,只剩下灵魂孤苦伶仃。
纵然有咬破铁口的决心,也无法再研读那些古老的经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表达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个人却像醉酒一样,对此感到麻木和无奈。"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则是说诗人选择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与自然为伴,感受到月光下的宁静与深邃。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内心充满无常和悲凉之情。而"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则显露出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淡漠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出世离俗的情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