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出处:《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
唐 · 李德裕
磬管歌大吕,冕裘旅天神。
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
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
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磬管:乐器演奏。大吕:古代乐律名。
冕裘:祭祀时穿戴的礼服。
旅:祭祀。
天神:天上的神明。
烧萧:焚烧香料。
阊阖:宫门。
祈谷:祈求五谷丰收。
蒸人:指百姓。
羽旗:装饰有羽毛的旗帜。
轻雪:比喻轻盈。
阳春:春天。
昌运:吉祥的好运。
王猷:王者的政策。
新:更新。
三臣:三位重要官员。
就日:任职。
万国:各国。
望如云:众多期待。
仁寿:仁德长寿。
非远:并非遥远。
群生:众生。
钧:均等,引申为恩泽。
翻译
用钟磬和管弦奏出宏大乐章,祭祀天地神明的仪式开始。点燃香烟,打开宫门,祈求五谷丰登,为了百姓的福祉。
飘扬的羽旗像轻轻的雪花,麦田里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吉祥之年即将来临,王者的政策将焕然一新。
三位重要官员的任职,象征国家繁荣,万国期待如云般聚集。
仁德长寿并非遥不可及,众生都沐浴在君王的恩泽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大的祭祀天神的景象,通过对仪式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当时隆重的礼仪活动和皇权的威严。
“磬管歌大吕,冕裳旅天神”两句,以乐器的声音开篇,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则写出了祭祀时的火焰与香气,以及对丰收的祈求。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中,“羽旗”指的是装饰有鸟羽的旗帜,它们在轻柔的雪花中飘扬,这是对节令时序的一种描绘。"麦陇含阳春"则隐含着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景。
“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表达了国泰民安、祥瑞之气与君主新的启迪和希望。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中,“三臣”可能指的是朝中的高级官员,他们在太阳(即皇帝)面前表忠心。"万国望如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四方国家仰望君主的景象。
“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最后两句,则强调了皇上的恩泽和民众对皇权的敬畏之情,"仁寿"常指的是皇帝的年号,这里用来表达皇恩长存,而"群生方在钧"则是说万民都处于君主的庇护之下。
整首诗通过对南郊大礼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皇权的强盛和仪式的庄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国运昌隆、天人合一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