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全文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

出处:《题刘理之木石
元 · 薛汉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
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
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
嵌窦玲珑削苍璧,宛如当年苏老之三峰。
浪齧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
渔人好饮君好奇,驼入君家博升斗。
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
岂知山人奄有一丘壑,只费平原五督邮。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薛汉的《题刘理之木石》以“木石山人”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诗中通过“枕溪曲”、“看山”、“老楠”、“嵌窦”等意象,展现了山川之美和自然之奇。诗人将寓言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这两句诗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寓言变为现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真实性的赞叹。接着,“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描绘了古老楠木在深山中的生长状态,其根部盘绕如蛟龙,形象生动,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嵌窦玲珑削苍璧,宛如当年苏老之三峰。”这里将山洞比作精雕细琢的苍璧,与古代文人苏轼笔下的三峰相媲美,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非凡魅力。而“浪齧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偶然的事件,揭示了自然之物最终被人类所获取的过程。

最后,“渔人好饮君好奇,驼入君家博升斗。”描述了渔人和好奇的君主对这些自然奇观的珍视,他们不惜代价将其带回家中。而“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则提到了历史上对石头有深厚兴趣的相国李与牛,他们不惜重金搜罗奇石,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珍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