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唐 · 皎然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
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
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
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
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
注释
双峰:两座并立的山峰。凤翅:比喻山峰像凤凰展开的翅膀。
南湖州:地名,这里泛指江南美丽的地方。
地势:地形的地貌特点。
郊树:郊外的树木。
山威:山的雄壮气势。
郡楼:指地方的高楼或城楼。
周柱史:周朝的史官,这里可能借指有学问的人。
鲁诸侯:鲁国的诸侯,泛指地方上的贵族或重要人物。
缓步:慢慢地行走。
凌:超越、穿过。
彩茜:多彩的花草。
清铙:清脆的打击乐器声。
飕飗:风声或形容声音清脆。
披云:拨开云雾。
灵境: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拂石:用手轻抚石头。
芳洲:长满香花芳草的小岛。
积翠:层层叠叠的绿色,形容山色之美。
遥空碧:远望天空一片碧绿。
含风:含有、带着风。
广泽:广阔的水域。
秋:秋季,这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萧辰:萧瑟的时光,常指秋日。
资:提供、资助。
丽思:美好的思绪或想法。
高论:高深或高尚的言论。
精修:精通修养的人,这里指听者。
何似:怎比得上,类似。
钟山集:古代文人聚会的雅称,这里代指文学聚会。
徵文:征召文章,邀请文人创作。
惠休:南朝诗人,这里泛指有才华的文人。
翻译
双峰展开如凤凰展翅,秀丽超群在南湖州矗立。地形环抱着郊外的树木,山势增添城楼的雄伟气势。
恰巧遇到周朝的史官,前来与鲁国的诸侯相聚。
缓缓行走于五彩缤纷之中,清脆的乐声随风飘扬。
拨开云雾发现神秘之境,拂过石头靠近芬芳的小岛。
远处的山色堆叠青翠,秋风拂过宽广的水域。
在这萧瑟的辰光中激发美妙的思绪,高谈阔论令人惊叹不已。
此情此景堪比钟山的雅集,文学盛宴连惠休都参与其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首先描写了凤翅山的雄伟景象,"双峰开凤翅"表达了山峰如鸟翼般张开,气势非凡。紧接着是"秀出南湖州",通过对比,凸显了凤翅山之美丽与突出。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地势和树木,"地势抱郊树"给人以稳固、包容之感,而"山威增郡楼"则描绘出了山势的壮观与郡城楼阁的雄伟相得益彰。
诗中还穿插了人物活动,如"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表明诗人在这个美丽环境中遇到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些人物的出现让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随后,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的行走过程,如"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也突出了周围环境的生机与活力。"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则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在后半部分,诗人更加深入地描述了山川之美,如"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景色与季节交织,使得画面更为丰富。"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番景色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激励。
最终,诗人以一位先贤进行对比,如"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通过这种比较,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作品,也将眼前的美景与历史上的文学盛事相连,增添了一份文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