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仇牧捐躯为君父,不如孔氏胜如荀全文

仇牧捐躯为君父,不如孔氏胜如荀

出处:《仇牧
宋 · 王十朋
春秋死难止三人,皆欲求仁未得仁。
仇牧捐躯为君父,不如孔氏胜如荀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仇牧》。诗中通过对比春秋时期三位殉道者,探讨了“求仁”与“得仁”的深刻哲理。

首先,诗人提到“春秋死难止三人”,暗示在春秋时代,虽然有许多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牺牲,但真正能够实现其追求的“仁”的却寥寥无几。接着,诗人列举了三位殉道者:仇牧、孔子和荀子,以此展开对“求仁”与“得仁”不同境遇的探讨。

“仇牧捐躯为君父”,描述了仇牧为了国家和君主的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壮举。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不如孔氏胜如荀。”这里,诗人将孔子与荀子进行比较,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爱”和“礼治”,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而荀子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性恶论”和“法术之学”。诗人认为,尽管仇牧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但孔子的思想更有可能实现“仁”的理想,超越了荀子的理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仁”的深刻思考和对实现“仁”的路径的探索。诗中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道德实践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