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皋朔间,蓄之类俳优
出处:《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 其二》
宋 · 洪咨夔
六州铁铸错,四海金为瓯。
兴亡几变灭,明月长清秋。
忆从党祸起,中原堕旄头。
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
年来月食昴,坐复山东州。
洗眼看太平,典衣办芳篘。
流光湿沆瀣,散影凉飕飗。
老子兴不浅,倒尽药玉舟。
为言汉太史,甘心周南留。
不愿皋朔间,蓄之类俳优。
兴亡几变灭,明月长清秋。
忆从党祸起,中原堕旄头。
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
年来月食昴,坐复山东州。
洗眼看太平,典衣办芳篘。
流光湿沆瀣,散影凉飕飗。
老子兴不浅,倒尽药玉舟。
为言汉太史,甘心周南留。
不愿皋朔间,蓄之类俳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诗中以“六州铁铸错,四海金为瓯”开篇,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统一。然而,接下来的“兴亡几变灭,明月长清秋”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世事无常。
诗人回忆起党祸时期,中原局势动荡,“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切。月食“昴”星的意象,预示着政治上的动荡不安,而诗人身处山东州,心境复杂。他期待洗尽尘埃,迎接太平,“典衣办芳篘”,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流光湿沆瀣,散影凉飕飗”描绘了月色下的清凉氛围,诗人在此情境中饮酒作乐,但“老子兴不浅”透露出内心的深沉感慨。他以汉太史自比,甘愿如周南之人坚守职责,而非在官场中做无关紧要的人物。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也有对个人理想的坚守,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个人操守。